湖南省永州市关工委:创新开展“立树建创”主题活动助推关心下一代工作提质增效

发布日期:2025年01月02日 来源: 湖南省永州市关工委 作者:
摘要:近年来,湖南省永州市关工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中办、国办《意见》和省委办、省政府办《实施意见》的要求,着眼以身边的典型示范为引领

近年来,湖南省永州市关工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中办、国办《意见》和省委办、省政府办《实施意见》的要求,着眼以身边的典型示范为引领,解决自身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更好地履行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新使命,创新开展“立标杆、树典型、建基地、创品牌”(简称立树建创)主题活动,突出“五个聚焦”,全面激发永州关心下一代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永州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市关工委开展的“立树建创”主题活动,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市关工委主任祝云武亲自担任主题活动组长,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参加相关活动,永州关心下一代工作成效不断显现。

一、聚焦立德树人,培育时代新人。永州市各级关工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引导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培养造就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可靠接班人,作为政治责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广大青少年中扎实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党史国史教育”“老少共筑中国梦”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1万余场次,150余万名青少年受到心灵洗礼。发动1.5万余名“五老”同志参加“五老”宣讲(报告)团。两年来,“五老”宣讲(报告)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宣讲、红色教育宣讲、爱国主义宣讲、法治教育宣讲等4000余场次,受教育青少年140余万人次,把党的创新理论植入青少年头脑中。永州市各级关工委充分利用地方红色资源和独特文化优势,编写了《童心向党》《少年心向党》等一批爱党爱国教育读本,打造了零陵“柳文化”、东安“德文化”、宁远“舜文化”、新田“孝文化”、江华、江永“瑶文化”、道县“廉文化”等教育品牌。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连续两年开展“诵读经典、培根铸魂”活动,扩大了社会影响,第七届“人人读论语”全国大型公益活动主会场在道县举行,全国各地共1600万人参加。今年重点推出了“薪火永传·强国有我”主题实践活动,吸引了广大青少年踊跃参与,有效促进实践养成、知行合一。

二、聚焦发挥“五老”作用,汇聚银发力量。永州市各级关工委始终坚持两个关心一起抓,在关心关爱“小”的同时,也及时关心关照“老”的,每年市、县(市、区)两级关工委走访慰问“五老”450余人。注重“五老”队伍培养壮大和典型挖掘,充分调动“五老”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永州市关工委开展了“五老”队伍建设专题调研,永州市委、市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工委“五老”队伍建设的通知》,文件对“五老”队伍建设、培训、保障、发挥作用等作出了全面安排部署。发现、树立“‘五老’典型”149人,评选出市级学习宣传首届“最美“五老””人选32人,推荐两名“五老”参评全国学习宣传“最美“五老””人选,让“‘五老’精神”绽放更加绚丽多彩。大力推进“五老”工作室(站)建设,打造1041个示范工作室(站)作为“五老”发挥作用的示范平台。积极开展“五老”关爱工程,5800余名“五老”结对帮扶青少年1.3万余名。建立“‘五老’人才库”,及时挑选有专长、能力强、威望高的老同志参加“五老”骨干队伍。目前,市本级“五老”人才库入库204人,涵盖教育、法律、文艺、心理咨询等各方面,全市共有6万余名“五老”奋战在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第一线,为各项活动的深入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聚焦组织建设,夯实工作根基。永州市各级关工委始终秉持以点带面、以上促下,以关工委组织建设为着力点,完善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组织网络,把关工委组织建设得更强、更优,做到100%的乡镇(街道)、村(社区),100%的学校,100%的市、县直属机关单位建立关工委组织。目前,全市关工委组织发展到2251个,初步形成覆盖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以及学校的关心下一代工作格局。成立了永州市关工委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市委办、市人大办、市政府办、市政协办等26个单位为市关工委成员单位,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市关工委主任祝云武担任召集人,开展了成员单位年度工作述职,推动了关工委工作机关带基层良好氛围的形成。同时,大力推进企业关工委建设,在党工团组织健全的企业建立关工委组织,并以“关工+”为轴心,整合企业、社区和“五老”资源,不断拓宽企业关工委工作的覆盖面。省关工委副主任蔡力峰、肖雅瑜等来永调研企业关工委工作时给予积极评价,认为永州在企业关心下一代工作中探索出了一条切合实际的好路子。

四、聚焦平台建设,释放工作活力。永州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永州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建设的通知》,永州市关工委制定下发了永州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建设五年规划,要求五年内高标准建设100个市级以上青少年教育基地。目前,永州市关工委已开展两批永州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评选命名工作,共评选命名了38个市级青少年教育基地。陈树湘烈士纪念馆被中国关工委授牌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李启汉故居、李达故居、九嶷山汤泉被授予省级青少年教育基地。常态化开展“六一”、金秋助学、暖冬行动等慰问活动,组织“五老”广泛动员党员干部、社会人士、爱心企业等踊跃捐款,汇聚社会各界爱心力量,据不完全统计,两年来共组织捐资近3000万元,资助困难学生4.8万余人。充分依托“五老”工作室、社区服务中心、村(社区)儿童之家,举办暑期校外辅导培训班和“五点半”学校,免费开设心理健康、安全知识、书法美术等课程,丰富学生实践活动,培养良好兴趣爱好。针对重点工作,加强调查研究,永州市关工委开展了“五老”队伍建设和最美孝心少年回访调研得到省关工委的肯定,调研报告在省关工委《关心下一代工作情况交流》刊发。永州各级关工委和“五老”积极在各类新闻媒体投送稿件,积极宣传关心下一代工作,先后在《中国火炬》杂志、官网、微信公众号、《新湖南》等媒体发表稿件150余篇,2024年,省关工委《关心下一代工作情况交流》刊发永州市关工委经验文章4篇,有力地增强了关工委工作的党委政府认可度,扩大了社会影响力。

五、聚焦品牌建设,强化示范引领。永州市各级关工委始终把打造关工委工作品牌作为推动永州关心下一代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既注重典型品牌的打造,又注重老典型的挖掘,新典型的创新特色,永州关工委品牌呈现出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局面。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活动被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批示。“春风化雨”特别关爱行动永州做法被省关工委在平江会议上作推介。“诵读经典、培根铸魂”活动、“守护好湘江源头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活动、“三扶两育”等工作均引起较大的反响;市委宣传部关工委“向日葵工程”《理响永州·思政课》精品课程在全网播放量超一亿次;市委政法委关工委创新开展“五老”+“好邻居”调解机制在全省推广,被《中国火炬》杂志宣传推介;冷水滩关工委开展“假期托管”工作模式,受到省委副书记李殿勋高度肯定。这些品牌的成功打造不仅展示了关工委的工作成果和特色,更为推动永州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深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责任编辑:唐子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