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在线,“审美灾难”才能真正退场

发布日期:2024年04月02日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作者: 任冠青
摘要:日前,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提出要全面提升学生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学生身心更加愉悦,活力更

日前,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提出要全面提升学生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学生身心更加愉悦,活力更加彰显,人格更加健全。

W020240104335040892723.jpeg

做好美学教育有多重要?不妨先从它的反面来看:近些年,尽管涌现出不少让人眼前一亮的国风舞蹈、文艺展览等,但另一方面,从千年佛像遭到毁容式修复,到某地耗巨资建造牛郎织女雕像被吐槽“又丑又贵”,诸多“审美灾难”都表明,社会整体审美水平仍然有待提升。审美素养的培育不是朝夕间完成的,让学校美育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学生从小就形成高水平的审美感知能力,不仅能在很大程度上优化社会审美品位,也能让文艺美学自然地融入生活、充实孩子的精神世界。

一直以来,中小学都普遍设有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但是现实中,许多美育课程要么处于“比体育课还没存在感”的尴尬状态,要么窄化为应试性的艺术知识技能教育。一些孩子从小就被家长送去学习音乐、舞蹈、绘画,但其学习目标只是不断考级、拿证书、得高分,唯独难以真正慢下来,好好感受艺术的丰富感染力。前段时间,浙江某中小学生美术优秀作品展上,多幅作品被指涉嫌抄袭一事,就折射出这种功利化倾向所带来的弊病。

正如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所说,美育应当是超越功利的,不是为了升学和考试而开设的一门课程。在美学教育中,引导感知比考察结果更重要,因此,相比于简单向学生灌输哪首音乐作品有什么风格、各位知名画家有哪些代表作等“知识点”,学校更应注重增强学生的自由性和参与感,通过引导他们近距离看建筑、品读诗词、沉浸式欣赏音乐、自主策展等多元体验,使其真正发现美、触摸美。

此外,美育无需千篇一律,不同地方完全可以结合本地文化资源,探索独具特色的美育实践活动。笔者曾听不少人感叹过,在家乡生活多年,却从未踏足过当地的博物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其实,在中国,大到省市,小到县域、乡村,各地都有值得珍视的文化资源,譬如山西的壁画、古建筑,北京的中轴线文化,四川广汉市的三星堆遗址,等等。从本地文化入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美育资源从何处来的问题,激活当地博物馆、音乐厅、剧场等公共文化空间的力量,也能进一步增进学生对地域文化的认知,在具体的感知中提升审美能力。

在这一方面,不少地方已经作出了有益探索。比如,湖南博物院同当地学校进行馆校合作,开展了以马王堆汉墓陈列为主题的博物馆美育课。学生可以通过出土藏品,了解汉初各类精细的面料和装饰纹样,学习汉服穿着礼仪。比起教科书上的“一段话总结”,这样的美育体验显然更为深入、更加生动。

做好美学教育,师资是其中的关键力量。教育部此次发起的学校美育浸润行动也明确,要强化各学科教师的美育意识和美育素养,将美育纳入教育系统领导干部和教师培训计划。此前,笔者的两次旁观经历,就让我真切感受到不同教育方式带来的效果差异。

同样是在博物馆带领一群小学生看展,一位讲解老师虽业务熟练,对展览内容十分熟悉,但因为所用词句过于抽象宏大,并不契合小学生的理解方式,于是只能面对“听众叽叽喳喳、自己无奈硬讲”的局面。相反,另一位老师的方式则更有参与感,进入一个展厅,他先是直言陈设内容并非全是佳作,然后鼓励孩子们自行浏览,找出自己最欣赏的作品,继而有针对性地对几幅作品展开细致分析。相较而言,第二种美育方式显然更有灵魂。

要有效提升教师的美育素养,相关考核方式不宜过于应试化、机械化。例如,比起考试答题等考查方式,是否可以尝试美育公开课试讲、学生满意度调查等形式?另外,要解决美育师资不足的问题,也可以聘请当地非遗传承人、艺术院团老师等,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总之,美育的关键在于过程,而不在一个考核结果。从长远来看,让学生在美学教育中驰骋想象力,提升审美力,将文艺真正融于自己的生活,才能使其受益终生。

责任编辑:蔡星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