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天津市蓟州区第六小学的孩子们在演出皮影戏。主办方供图
“这就是精忠报国千秋颂,民族英雄美名扬。”1月21日,在天津市少年儿童活动中心,新春皮影小剧场里锣鼓敲响,天津市蓟州区第六小学皮影艺术社团的学生们正用自制的皮影演出一场《精忠岳飞》。
活动现场,你方唱罢我登场。皮影戏、武术、器乐……演到精彩处,现场响起阵阵掌声。
庙会是中国民间传统风俗活动,承载着许多人关于新春的美好记忆。对于天津的孩子们来说,这场属于他们的娃娃庙会最是难忘。
在这里,孩子们不仅是庙会的观众,更是庙会的“主人”。
1月21日一早,天津市和平区岳阳道小学三年级学生徐瑞谦就拉着妈妈前往天津市少年儿童活动中心。他曾多次参加娃娃庙会,就在前一天,“童享同欢乐 一起过大年”天津市第十五届娃娃庙会开幕,他迫不及待地要去逛一逛。
在庙会入口,徐瑞谦就已激动起来。迎面的大红门上一副书法对联写着“津味津韵津气神 童心童趣童前行”,横批是“娃娃庙会”。“我很喜爱中国传统文化,现在正在学习书法,所以一下就被吸引了。”徐瑞谦向庙会大门里张望,“感觉今年来娃娃庙会的人更多了”。
9点刚过,娃娃庙会已人头攒动。和平区中心小学三年级学生赵海宁、赵栀圻是同班同学,两人结伴而行。她们手中拿着面人、糖葫芦,开心地聊着天。“捏面人的董师傅太厉害了,他捏的那一筐小鸟真可爱,让我想起美术课上捏的彩泥。”“还有画糖画的师傅,他画的小兔子像真的一样。”
庙会带给孩子们很多新奇的体验。庙会右侧是“老字号”一条街,在桂发祥十八街麻花虚拟造景摊位,孩子们上手体验麻花的制作工艺;在粮店里,孩子们拿着粮票油票体验换粮食、称米面……左侧是民俗文化展示区,糖画、龙嘴大茶壶、草编等民俗非遗文化展位上,非遗传承人现场制作、教学,孩子们睁大了眼睛。
在庙会最前方的新春小舞台上,伴随着欢腾的音乐声,天津民间民俗艺术表演团团长郑建国抖动着手中的空竹。天津市河北区新开小学六年级学生赵紫彤对此好奇不已,上台体验了一番。
“一二三、一二三,不用太使劲儿。”郑建国手把手耐心地教着,很快赵紫彤就能自己转起空竹来。这让更多小观众跃跃欲试,他们把郑建国围了一圈。这对郑建国来说是特别幸福的时刻。十几年来,他是娃娃庙会的“常驻嘉宾”。“希望通过我和团员们的演出,让现在的孩子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传承下去。”
“娃娃庙会,娃娃做主。娃娃庙会,娃娃来办。”天津市少年儿童活动中心主题教育部党支部书记、副部长彭媛媛介绍,庙会开幕前,中心就向全市儿童征集奇思妙想,让娃娃庙会更具儿童特色。“今年的娃娃庙会有三大亮点。一是时间更长了,从过去的2天延长到4天。二是突出‘老字号’,让孩子们感受传统文化。三是体现沉浸感和互动性,打造旧时街景,让孩子们可以动手体验。”彭媛媛说。
“我们今天已经表演了8场。台下观众叫好的时候我感到特别骄傲自豪。”蓟州区第六小学六年级学生吴铭一说。该校副校长王学东告诉记者,学校开设了皮影艺术社团,聘请皮影戏非遗传承人作为社团教师,带领学生了解皮影戏、制作皮影、排演经典戏剧。皮影戏非遗传承人也来到庙会现场教小朋友制作简单的皮影。
庙会上,年味与爱意交织。年文化手工艺展示馆里,孩子们现场创作书法作品。天津海河教育园区南开学校二年级学生王柏越一笔一画写下“福”字,开心地说:“我要把它送给爷爷,祝他新年快乐,年年有福。”
同时,爱心捐助活动也在进行。孩子们对书法作品自行定价,进行义卖,善款将捐赠给甘肃积石山地震灾区。天津市河西区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傅筠雯已经卖出了十几幅作品。“感谢叔叔阿姨们的爱心。我也很自豪能发挥自己的书法特长,参与公益活动。”傅筠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