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嫩江市关工委:多渠道铸魂育人成绩斐然

发布日期:2024年06月20日 来源: 黑龙江省嫩江市关工委 作者: 信大林
摘要:近年来,嫩江市关工委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立足城乡学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创

近年来,嫩江市关工委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立足城乡学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创新机制,活化载体,把关工工作与学校日常活动有机结合,多渠道铸魂育人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传承红色精神,强化铸魂育人

嫩江市关工委紧紧围绕青少年自身特点,精心选择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接受能力的活动载体,着力增强革命传统教育活动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让革命传统教育方式更加丰富、鲜活、生动,激发青少年学习兴趣,使他们乐于学习、易于接受,真正入耳入脑入心,达到育人育心、铸魂固本的良好效果。

一是选择最佳时机增实效。利用清明节、五四青年节、七一、国庆节等重大节点和重大活动纪念日等,及时组织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今年清明节,嫩江第一小学、墨尔根小学、第一中学等组织中学生1500多人徒步到嫩江烈士陵园扫墓,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流血流汗不流泪的精神,体验和平年代的自由祥和,感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五四”青年节全市城乡36所中小学举办了“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的主题活动,号召少年要学习“五四”精神,励志报国;促进学生人生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二是选择最好载体增实效。为了让革命传统教育方式喜闻乐见、寓教于乐,城乡中小学致力于在做新、做实、做细上下功夫,增强活动的艺术性、趣味性、可参与性,嫩江第四小学、第二小学、伊拉哈小学、第三中学、长福学校等组织开展了主题征文、革命故事演讲比赛、诗歌朗诵、红色微视频等一系列活动,使革命传统教育形式更加丰富多彩。2021年“七一”期间,各中小学关工小组与政教处、少先队联合举办了少年讲红色故事、红色手抄报比赛、红歌演唱比赛、读红书演讲比赛等,让青少年从小埋下“红色种子”,这些活动深受广大师生欢迎,收到了良好效果。

三是选择最强内容增实效。在活动中,各学校注重挖掘当地红色资源,讲好嫩江红色故事,使革命传统教育活动更贴近实际。以嫩江本土著名英雄王长福、张海江等的生平事迹为题材,请“五老”讲述他们在革命时期、抗战时期的英雄事迹。2019年嫩江第一中学、第四小学分别建立了校史馆,挖掘学校潜在的历史红色资源,每年秋季开学第一天,学校都组织一年新生参观校史馆,让老一代教师辛勤耕耘、无私奉献教育事业的精神烙印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上,激励学生从小立志发奋学习。

四是选择最好课堂增实效。各中小学校充分利用嫩江红色资源丰富优势,依托古驿道遗址遗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场馆、烈士陵园等开展体验式教学,积极打造革命传统教育“第二课堂”,让青少年学生亲临现场,通过情景教学触摸历史,让革命传统在潜移默化中走进心田、生根发芽,教育效果尤为明显。

同时,各中小学充分发挥“五老”作用,鼓励“五老”走进校园,深入课堂,宣传党史知识、红色经典(包括红色书籍、红色电影、红色诗词、红色故事、红色基地)等内容,旨在用红色文化引领学生传承革命传统,增强爱国情感。在第一、第二届“青少年党史活动月”活动中,第四小学“五老”教师唐伟、白云萍、李亚坤等先后进课堂宣讲红色故事、英雄事迹10多节课。李亚坤在暑假为小学生讲解红色诗词3次,小学生、家长等2500多人次聆听。全市中小学放映《闪闪的红星》《小兵张嘎》《上甘岭》《开国大典》等影片30余部,中小学生观看人数达5万人次。通过这些红色教育的开展,在孩子们心中根植爱国种子,懂得今天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牺牲用鲜血换来的。

评选“校园明星”,带动铸魂育人

为了让中小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劳动生活中,不断提高完善自我,将自己“打造”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小明星”,传承红色基因的接班人。教育关工委结合中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中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娇生惯养、自理能力差这类问题较多的实际状况。2022年10月,在全市中小学组织开展了“读书模范”“十小明星”“道德楷模”的评比活动,“这3个称号涵盖了中小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评比的范围广、覆盖面积大,让更多学生能因不同的特长而获评。共计评选出的校级、市级“读书模范”“十小明星”“道德楷模”400多名。如今,彬彬有礼成为品德、勤奋好学成为性格、言出必行成为准则、勤俭节约成为习惯、助人为乐成为时尚……“读书模范”“十小明星”“道德楷模”评比活动的开展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家长的赞许、社会的肯定,收效显著。评出的“星、模”在学校发挥出了极大示范带动作用。第四小学“道德楷模”王凯铎同学在东方汇游泳馆捡到钱包,钱包里装有现金1000多元,还有医保卡、信用卡贵重物品等。王凯铎同学通过东方汇工作人员将钱包归还给失主。

2023年暑假,教育局关工委就“星模”评比活动成效进行的一次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城乡中小学生中,85%以上的孩子在家都能做一些诸如洗碗、扫地、擦桌子、担水、劈柴等家务劳动;另有40%的孩子为父母洗过脚和捶背揉肩。调查问卷的反馈信息中,一位家长这样留言:“最近发现自己的孩子变得懂事了,知道心疼和体贴父母,俨然成了家里的小大人了。”留言传递出了活动开展的成效。两年来,争做“读书模范”“十小明星”“道德楷模”评比活动被越来越多学生和家长所推崇,成为更多中小学生努力追求的目标。

坚持“四个结合”,助推铸魂育人

把读书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课堂不仅是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阵地,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各学校不仅把“中华魂”读书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课之中,其他学科也灵活地把“中华魂”读本相关内容融入到教学之中。课堂教学融入读书活动内容,增强了学生动力,启发学生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竞争意识和健康的心理状态,师生互动,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又提升了学生的素养。嫩江镇关工委围绕“毛泽东伟大精神品格”主题,通过组织青少年读、写、讲、议、演、画等活动,深切缅怀毛泽东的伟大精神品格,学习传承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根植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镇关工委还邀请了宣讲团成员陈树丰做了《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报告。陈树丰通过详实历史史料、生动鲜活历史事例,向青少年讲述了一代伟人毛泽东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建立的不朽功勋以及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开创性贡献,引导广大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争做新时代合格的小学生和有信仰、有担当的革命事业接班人。

把读书活动与道德养成教育相结合。城乡中小学紧紧围绕以感动教育为核心的德育工作目标,把读书活动与道德养成紧密结合,培养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因人施教,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例如:2022年3月,铁东学校小教部,班主任每天组织学生早晨进行十分钟的古诗集体朗读,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不知不觉受到了熏陶,懂得了道理。每天积累一条关于中华传统行为美德的名言谚语,学生用言简意赅、生动形象的名言谚语来自查自省自己的一言一行,老师用学生们熟知的名言谚语来进行纠正学生不文明的行为,效果非常好。

把读书活动与校园红色文化建设相结合。为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各学校积极参与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充分利用宣传栏、黑板报、校园广播、国旗下讲话等德育阵地作用,结合重大节日及时更新板报内容。每周确定一个红色革命教育主题进行校园播音和旗下讲话。中小学生通过红色革命教育主题活动唱响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的红色主旋律。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和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把爱党、爱国热情,转化为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把读书活动与体验实践教育相结合。中小学校在组织中小学生读书活动中,十分重视对学生的体验实践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做人的道理。今年,第一小学、铁东学校、墨尔根小学等通过暑假组织学生到火车站、公交站、江边公园等地义务打扫公共卫生劳动,学生在家参加家务劳动等系列实践活动等,使学生在体验中学到本领,在实践中快乐成长。同时,各学校紧紧围绕“中华魂”读书活动,开展了读书演讲征文比赛;如“亲情师情”征文比赛;“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征文比赛;“经典诵读”比赛等。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充分发挥班级多媒体的作用。通过《中华魂》读书系列活动有序的开展,中小学生把学习和活动融入到了读书活动之中,增强了教育实效,学生们在各种社会实践中获益匪浅,升华了对家乡、对祖国、对中华精神的认识,达到了预期效果。

开展暖心行动,促动铸魂育人

一是关爱留守生,给学生送温暖。嫩江第一中学、第三中学、第一小学、第四小学在学校建立了“悄悄话”“倾诉信箱”“心灵驿站”等心理咨询场所,安排兼职教师与留守生谈心交心,化解留守生内心矛盾;开展为留守生过生日、《给远方亲人的一封信》等活动,给予留守生人文关怀。2024年5月,九三小学党员教师自觉结对一名或多名留守生,义务担当他们的行为监督员、生活服务员、思想辅导员,让每一名留守生得到胜似亲人的关爱。去年,第四小学党支部书记、关工小组组长杨秋霞带领“五老”志愿者看望慰问学校的贫困留守儿童,在寒冷的冬日里为他们送去了春节慰问品,把爱心和温暖传递给了留守儿童。2023年秋季开学前,全市中小学校共有263名党员、干部探访慰问了237个家庭,为200多名孩子送去了价值约24300元的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在浓浓的关爱中,让留守学生、单亲家庭学生以及“五老”教师们感受到了学校党支部、关工组织的温暖,也进一步鼓励他们要努力学习,快乐生活,不辜负家人和社会的期望。

二是关心贫困生,给学生送帮扶。今年3月,第四小学、第一中学等党支部、关工小组联合组织开展了“诚心帮扶贫困生的红旗党员”创评活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每个党员结对帮扶2名贫困生,为其提供学习、生活及心理等方面的关心和帮助,保证贫困生不因贫辍学。发挥党支部、工会群团作用,争取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给予贫困生经济援助。今年上学期,开始实行“四点半课后服务”时,第一中学、第三中学、第一小学、第四小学等10多所学校,共计免除150多名贫困学生课后服务费19000多元,让贫困生也享受到了与其他同学同等课后服务的待遇,也让贫困生体会到了学校党支部、关工小组给予的关怀与温暖。 

家校密切合作,联动铸魂育人

近年来,教育局关工委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造温暖的家校共育合作关系,组织城乡中小学校开展了党员、教师大家访、家长开放日、亲子运动会、亲子徒步健康行、亲子阅读等一系列家校共育活动,发挥共育合力,共同助力学生幸福健康成长。今年秋季教育局关工委组织了“开学季大走访”活动,全市中小学1000多名党员、班主任教师不辞辛劳,深入到每一个学生家庭,与学生及其家庭“零距离”沟通,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在家学习状态,向家长介绍学生在校情况,同时征求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探讨能让孩子健康成长、成人成才的有效方法。同时做到拓宽家庭教育途径,推动家庭教育的多层次延伸。10月初,第四小学、第三中学住校“五老”分别为家长做了《怎样做好家长》《如何开展家庭教育》等专题讲座,努力改善家庭教育的过程和方法,发挥育人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探索培养学生选择能力的途径。

同时,城乡中小学通过家校QQ群、微信群等网络交流平台进行及时沟通和交流,建立手机家访机制实现了家校联通。各学校充分利用家长会及家校委员会开展工作,并通过专长型家长、义工型家长、志愿型家长服务等形式拓宽家庭与学校互通渠道,开展丰富多彩的家教活动,目前,已经在全市城乡学校实现了“学有良校,家有良教”的新格局。

责任编辑:蔡星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