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推动“三扶两创” 为乡村振兴注入新质生产力

发布日期:2024年10月21日 来源: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关工委 作者: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 丁圣荣
摘要:南京市江宁区关工委认真贯彻党和政府关于“三农”工作以及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有关指示要求,紧紧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按照省市关于“三扶两创”工作的安排部署,以助力建设江宁农

南京市江宁区关工委认真贯彻党和政府关于“三农”工作以及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有关指示要求,紧紧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按照省市关于“三扶两创”工作的安排部署,以助力建设江宁农业强区为目标,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主线,充分发挥广大“五老”优势作用,帮扶青年农民创业创新,带动更多农民群众共同致富。

强化组织建设,在技术型农业中夯实新质生产力基础。

根据人员变动情况和工作要求,在全区已建立农业农村系统关工委组织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补充区、街(村)农业农村系统关工委组织,统一优化领导班子结构,配备一定数量的专兼职年轻工作人员,安排合适的工作场所,为“三扶两创”工作创造良好环境条件。加强组织动员,切实强化“五老”队伍建设。积极动员身体好,懂农业、有热情的“五老”参与“三扶两创”工作。依托全区99家农村政治科技学校,争取区、街、村三级农业农村系统关工委“五老”专家参与。同时,注重加强“五老”素质能力建设,定期开展业务技术培训,为他们参与帮扶创造积极条件,让他们帮得上、有作为、见成效,各级关工委年均培训量达1600人次。同时,根据南京市关工委要求,试行成立区级农业科技讲师团,效果良好。加强工作协同,形成齐抓共管格局。在“三扶两创”工作中,区关工委与区农业农村局紧密合作,不断加强对各街道、各级农业农村系统关工委工作的指导协调,推动形成工作合力,做到帮扶方向、帮扶项目、帮扶力量的有效整合,发挥最大效益。近年来依托农业农村局支持,探索形成并有效实施“‘三扶两创’八项优先政策”,成功打造“头雁种苗”“智汇三农”人才工程等项目,在“金桥工程”和“双百工程”的收获显著成效。

扩大技术推广,在应用型农业中探索新质生产力思路。

江宁区不仅拥有全市久负盛名的新农药生产、批发、销售和农业智能无人机研发及推广应用基地,还拥有众多的农业高端装备和农药应用的人才和市场。区关工委基于这一背景,挖掘培育了一批有着丰富农学经验的专业“五老”,为区域乡村振兴发展持续贡献着力量。曾经获得过省、市科技大奖的区农业农村局关工委赵迳连同志就是其中一位,他在农业航空植保方面做出了不小的贡献。过去,在植保智能无人机专业化播撒药剂应用的过程中,存在药剂播撒不匀、效果不佳的现象,赵迳连带着老专家们在田间地头调查研讨,通过调整无人机飞行速率、药剂释放率等参数,在行业标准尚未形成的情况下,率先化解农业航空植保农药应用技术不规范、飞防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为青年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科技红利。此外,区关工委还发挥“五老”优势,配合区农业农村局开展了系列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先后举办新型职业农民五期培训班,受训学员达6000人次。目前,无人机工作原理、操作方法、安全使用等方面的技术应用已走在全省前列。下一步,将继续加大与南农大、省农科院、农业农村部南京农机化所的技术合作,将“金桥工程”和“双百工程”的做大做优,积极争取南京市科协、江宁区科协的支持,实现“农业科技小院建设、农业数字化应用”等技术成果向青年农民创业基地的转让应用,推动农业生产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高经济社会效益。

强化示范培育,在服务型农业中发挥新质生产力实效。

区关工委协助区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以“五老”为主体,加大对休闲农业、电子商务、仓储物流、加工销售等领域带头人的培育。并以“符合政治立场坚定,有先锋意识;大局观念较强,有集体意识;勇于攻坚克难,有创新意识;带动能力较强,有共富意识”等素质条件为导向,将年龄在35周岁以下,具有高中以上学历,并且志致力于“三农”发展的优秀到乡大学毕业生、回乡能人、返乡农民工等纳入“头雁种苗”培育对象,全力帮助符合相关条件的青年大学生“新农人”享受相关补助项目政策、帮助全区更多的青年创业农民成为市、区农村初创补助项目和农村双创示范基地(专业型和综合型)项目的实施主体。多年来,培树了许多先进典型,如半亩田家庭农场打造的“主题农场+儿童研学”新模式、小彭村魏文龙接过父亲接力棒筑梦田野、扬子晚报的一线记者转身变成埋头田间的“新农人”等,吸引着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创业创新队伍。同时,区关工委借鉴横溪西瓜节等运营成功的经验,探索推广将农业经营模式一改从前单调的耕种贩卖作物为结合旅游观光、校园教育需求为一体的融合发展模式,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产业的多元结合与跨越,实现业态创新和成本难点破解的双赢。

责任编辑:唐子韬

返回顶部